溫室周邊的綠化有利于改善場地環(huán)境,增加溫室與周邊環(huán)境的融合和美觀,提高綠化質量。通過建設林木、經(jīng)濟林和花卉苗木,形成綠化、美化、香化、彩化和園林化的綠化景觀,對溫室建設和區(qū)域設施建設的品質有所提升。
(一)布局原則
溫室工程綠化應遵循以溫室為主、因地制宜、科學合理的原則進行布局安排。
1.以溫室為主
溫室工程綠化要自始至終突出溫室的主體地位,所以所選樹種、林種不能影響溫室的正常生產(chǎn),不能給溫室造成遮陽,應分清主次,做到主次分明。
2.經(jīng)濟、生態(tài)兼?zhèn)?/p>
溫室群綠化不同于一般的造林綠化,在綠化的大原則確定后,要高起點、高標準運作,做到綠化、美化齊抓,經(jīng)濟、生態(tài)并重。
3.科學合理
在綠化樹種的選擇及布局上,要精心設計、科學、合理搭配樹種,根據(jù)溫室的周邊環(huán)境及特點,選擇與之相適應的樹種,確定適宜密度及栽植規(guī)格。一般應掌握東西走向林帶栽植位置,在南北相鄰溫室間,距前一座溫室后墻1~1.5m處,株距3m;南北走向的林帶栽植在東西相鄰溫室間,距溫室墻I.5m處,株距3~4m;雙排定植的,配置方式為三角形。
(二)綠化模式
溫室工程綠化不同于園林及城市廣場綠化,又區(qū)別于街道及田園綠化,有其獨有的特點與模式,溫室群綠化可選擇以下5種模式。
1.花灌木型
樹種以紅棗、桃、油桃、杏、李子、梨、葡萄、枸杞等為主,株距2.5~3.Om,合理整形、科學修剪,控制樹高與冠幅在適宜范圍內(nèi)。
2.常青樹型
對有條件的溫室群,可選擇栽植生長慢、防護期長、綠化檔次高的常青樹,如刺尊、云杉、檜柏、圓柏、花柏、灑金柏等樹種,株距以4、5m為宜。
3.混交型
可以選擇經(jīng)濟林與常青樹、花灌木與常青樹或經(jīng)濟林與花灌木混交,具體栽植時可行株間混交或群內(nèi)混交。
4.其他型
可利只原有林網(wǎng)更新后的伐樁采用萌芽方式培養(yǎng)小徑材矮林;也可選擇栽植垂榆、紅花槐、龍爪槐等城市綠化樹種;或栽植白榆、側柏綠籬。不論何種方式,必須注意控制樹高與樹冠。